世界今头条!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考古:为国内“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发掘、研究提供范例
时间:2023-04-06 19:59:58    来源:津云


【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考古有重要发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执行负责人文璋告诉记者,通过持续考古工作,共发掘清理出明清至民国时期城墙基础、道路、灰沟、铁轨等多处遗迹,出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文物和标本2000余件,取得了重要考古收获。

在明代墙体及相关遗迹之上,依次揭露出清代墙体包砖、清末民国时期东马路遗迹、地下排水系统等遗迹。文璋告诉记者:“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较为完整的体现出天津卫城历经从明代始建、明清多次重修、1900年拆除废弃,以及到后期辟为马路改做他用的600余年的历史过程,是历史文献记载中天津城建城-修城-毁城-再用的考古实物见证。本次发掘在明代早期地层堆积之内,出土有数量较多的典型元代钧窑系、龙泉窑系等生活器皿残片和建筑构件等遗物,透漏出在天津卫故城址所在的小直沽区域存在着元代甚至更早时期堆积的可能,为今后考古探寻天津早期城市起源提供了重要参照和线索。”

鉴于考古发现重要价值,天津市文物局于2018年先后组织召开三次专家现场咨询论证会,邀请国内著名考古、历史、遗产规划、文物保护等领域专家,指导考古发掘、评估遗址价值、提出文物保护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发现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考古的最重要发现。本次发掘找到了天津明清城市的基点,为天津卫城的始建提供了考古实证;天津城市从金、元时起,因大运河而兴,天津卫故城遗址是天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性遗址,考古发现的城墙基础及典型地层堆积是天津城市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应实施原址原状保护和有效展示利用。

后续,天津市文物考古部门将积极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做好考古发现重要代表性遗迹的保护和展示工作。(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