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近年来,山东省高密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持续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起“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小区治理红色共同体。
发挥组织引领,治理队伍正本清源
聚焦小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结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坚持“小区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在全市城市社区范围内建立208个小区党支部,以楼栋单元为单位划分1416个党小组、3678个党员中心户,构建起“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三级“小区+党建”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充实壮大党员队伍力量,组织开展“双找”行动,结合“智慧社区”平台与“连心入户”大走访,充分发挥网格员定岗网格优势,通过线上系统查找和线下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摸排687名破产企业党员、流动党员信息,动员协助163名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小区党支部,同时按照“讲政治、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一讲四有”标准,优先从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筑牢坚强红色战斗堡垒。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严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积极鼓励小区党支部与物业服务企业、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等党组织结对共建,找不足、明差距、增动力,切实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形成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明确制度规章,治理体系固本强基
提高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质量,不断强化党的制度机制建设,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划清权力职责,建立小区重大物业管理服务事项党支部前置研究和小区党支部列席物管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会议两项制度,督促指导小区党支部充分行使“领导权、管理权、监督权、评价权、建议权”五项权力,履行建好小队伍、开展小活动、排查小隐患、调处小纠纷、整治小环境、提供小服务、建设小阵地、选树小典型“八小”职责,全面提升党组织和物业企业为民服务水平。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面强化党组织领导,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物管会、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确保物管会、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60%,推动1246名小区党支部与物管会、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实现小区治理与物业服务双促双强。建立亲邻议事会制度,采取“1+2+N”议事模式,1即小区党支部,2即小区物管会、物业公司负责人,N即小区党员、居民骨干,凡小区事务均可纳入亲邻议事会进行商议,建立运行“党支部确定议题-亲邻议事会审议-物管会、物业公司执行-居民评价”的闭环议事体系,推进小区“一家亲”党群服务驿站、“物业阳光公开日”、多元化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实现居民需求有效解决。
健全工作闭环,治理服务贴紧民心
通过健全完善清单管理、研究部署、跟踪问效的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六事”工作法,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帮助居民业主解决烦心事、揪心事。居民提事知民意,通过入户走访、设置“微心愿小白板”“听事角”及召开“物业服务面对面”活动、“板凳会”等形式,引导业主主动反映生活诉求、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网格听事察民情,每天整理汇总、分类登记问题,分为即办件、待办件、上报件,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整理形成议事议题,提报给小区党支部。小区议事亮方案,对要事难事,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成联席会议共同商议,对重点难点问题,启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民主定事解难题,召集听证会,由党员代表、业主代表、利益相关方代表,以及相关单位等方面人员参与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进行民主表决。协同办事强服务,解决方案商定后,小区党支部视情启动“呼叫响应”机制,沟通上报社区,合力组织实施,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小区物管会为主导、小区业主为主体、小区志愿服务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小区协同治理机制。群众评事验成效,建立重要事项落实情况业主评议评价制度,重要事项通过召开会议、公示栏、网络平台等形式进行公示,让居民群众知情、放心、满意。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张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