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本草经》上说:猪苓,味甘,性平。主治疟疾;能解毒,解除有不吉祥征兆的蛊毒,还可通利水道。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便,延缓衰老。猪苓也叫猳猪屎,生长在山的土石里且有流水的地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经文】猪苓,味甘,平。主痎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猳猪屎。生山谷。
【释名】猪苓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呈长形块状或不规则球形,稍扁,有的分枝如同姜块,表面呈灰黑色或黑色,凹凸不平。主产于陕西、云南、河南、河北、四川等地。
猪苓味甘,性平。主治疟疾、蛊毒、鬼疰等严重传染病,能通利水道。
猪苓归肾、膀胱二经。可助脾肾行水,因而具有利尿作用,能使邪毒从尿中排出,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泄泻、小便不利、小便淋浊及各种带下症状。《本经》中所说的“蛊疰”,应该指四肢浮肿,肌肤黯淡没有光泽,腹部肿大,类似于今天的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病。临床实践证明,猪苓确实对上述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至今没有找到关于猪苓可以治疗疟疾等传染病的依据,因而此疗效尚须进一步研究。《本经》中还提到长期服用猪苓有益于脾,而脾可统血,血旺于是能延缓衰老。但根据临床经验,长期服用猪苓,会对肾有所损伤,且令人目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苓含有生物碱、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与水的重吸收,因而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它还可以抗菌,尤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由于猪苓多糖,所以还有抗癌作用。猪苓常用量为6~10克。不过,由于它会耗散阴液,所以没有水湿的人不宜服用。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伤寒口渴
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阿胶各31克。上药用水4升煮至2升。每次服70毫升,每天三服。
治通身水肿
将猪苓156克研末。用开水送服1克,每天三次。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呕、心烦不眠
猪苓汤:猪苓、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7.8克。上药用4升水先煎前4味,去渣,放入阿胶烊化,分两次温服。
治胃湿导致的眼肿
猪苓、泽泻、槟榔各6克,薏米15克。上药煎后饮用。
标签: